常用的金属焊接工艺你知道多少(上)


焊接也叫熔接,是一种以加热、高温或者高压的方式接合金属或其他热塑性材料如塑料的制造工艺及技术。

焊缝(welded seam)利用焊接热源的高温,将焊条和接缝处的金属熔化连接而成的缝。焊缝金属冷却后,即将两个焊件连接成整体。
埃及开始用火焊接金。

开始用火焊接铜管。
印度德里开始浇注焊接圆柱。

出现最早的现代焊接技术:先是弧焊和氧燃气焊,稍后出现了电阻焊。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先后出现手工电弧焊,以及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埋弧焊(潜弧焊)、药芯焊丝电弧焊和电渣焊这样的自动或半自动焊接技术。

焊接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激光焊接和电子束焊接被开发出来。



手工电弧焊:利用手工操纵焊条进行焊接的电弧焊方法,也称手弧焊。
1) 电弧在焊条与被焊件之间燃烧, 电弧热使工件和焊条同时熔化成熔池;
2) 电弧使焊条的药皮熔化或燃烧, 产生熔渣和气体, 对熔化金属和熔池起保护作用;
自动焊——焊接动作由机械装置自动完成。
埋弧焊——电弧在颗粒状焊剂层下进行燃烧的焊接。
1) 焊剂由漏斗流出,均匀地堆敷在工件被焊处上形成焊剂层(30~50mm);
2) 连续送进的焊丝在焊剂层下与焊件间产生电弧,使焊丝、工件和焊剂熔化,形成金属熔池,并使它们与空气隔绝;
广泛用于需要较高焊接效率的应用,比如风电、海工、造船、压力容器、重型机械、管道等行业。
主要分类:根据电极是否熔化和保护气体类型进行分类
-
非熔化极(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GTAW/TIG)
-
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 (GMAW/MAG)
-
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MIG)
氩气(氩弧焊);CO2(CO2气体保护焊)。
氩弧焊主要用于焊接易氧化的有色金属和合金钢(主要用Al、Mg、Ti及其合金和不锈钢的焊接)。
2)CO2气体保护焊
电渣焊适用于垂直立焊,焊接40~450mm的厚板,一般用于直缝或环缝焊接、厚板拼接、炼钢厂高炉的垂直焊接、大型铸件、锻件的焊接等。
点焊主要用于薄板冲压结构和钢筋构件;适用于有密封要求或接头强度要求较高的薄板搭接结构件的焊接,如油箱、水箱等。
缝焊:焊件装配成搭接或斜对接头置于两滚轮电极之间,滚轮加压焊件并转动,带动焊件向前移动,连续或断续送电,利用电阻热熔化焊件金属,形成一连串焊点的电阻焊方法。
分类:
对焊可分为电阻对焊和闪光对焊。
闪光对焊过程:加压—通电—闪光—顶锻
钎焊:利用熔点比焊件低的金属作为钎料,将焊件(母材)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低于母材的熔化温度,钎料熔化并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并与母材相互扩散形成焊接接头的方法就叫钎焊。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