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薄带铸轧一体化技术
技术简介:采用一对相对旋转的铸辊作为结晶器,使液态金属在极短的时间内凝固并热成型,直接成为金属薄带。薄带铸轧工艺改变了传统的钢材生产方法,取消了连铸、粗轧、热连轧及相关的加热、切头等一系列常规工序,将亚快速凝固技术与热加工成型两个工序合二为一,真正实现了“一火成材”,大幅度地缩短了钢铁材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应用情况:在江苏沙钢、山西宏达等钢企应用或建设中。薄带铸轧工艺总能耗为传统热连轧工艺的1/5左右,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4左右,大幅减少燃耗、水耗、电耗。
33 轧钢棒材冷床余热回收利用技术
技术简介:设备安装于冷床上方,以脱盐水为一种工质,以热空气为另一种工质,通过换热器强化传热,达到对管内工质加热目的。系统由预热单元、再热单元及公共部分组成。预热单元布置于冷床上方低温区,再热单元布置于冷床上方高温区。当水通过预热单元时,快速吸收冷床表面的辐射热,温度在短时间内达到110℃,再经循环流入再热器中形成压力为0.9MPa的饱和蒸汽送入汽包并外供。
应用情况:技术在陕西龙门钢铁中试应用中。预期年回收压力≥0.9MPa蒸汽72000吨。
34 轧钢加热炉纯氧燃烧技术
技术简介:利用氧气(氧浓度为91%-100%)直接取代空气进行的燃烧方式,采用纯氧无焰燃烧器,利用氧气与高热值燃料直接形成无焰燃烧,实现高效、高质量加热。
应用情况:技术在唐山某钢铁企业120t/h步进梁式加热炉上实施。某钢厂应用燃料单耗较改造前节能≥20%,氧化烧损降低15%,产量提升15%。
35 轧钢加热炉燃烧优化解决方案
技术简介:基于炉膛残氧和一氧化碳闭环优化控制,采用激光燃烧分析仪检测加热炉各段炉膛内O2和CO残余量进行快速、连续、实时的监测和记录,进而实时调整炉内各段空燃比/空气过剩系数,大幅度降低由于热值波动、流量计计量误差、阀门开度误差等因素导致的燃烧状态偏离现象,使得各段燃烧状态处于最佳燃烧状态。
应用情况:技术在多家钢铁企业应用。某钢厂应用后降低煤气消耗≥5%、降低氧化烧损≥8%。
36 轧钢加热炉蓄热式燃烧技术
技术简介:蓄热式烧嘴成对工作,二者交替变换燃烧和排烟工作状态,烧嘴内的蓄热体相应变换放热和吸热状态。当一只烧嘴处于燃烧工作状态时,此燃料通路开通、常温空气(常温煤气)通过炽热的蓄热体,被加热为热空气(热煤气)去助燃(燃烧);另一只烧嘴一定处于蓄热状态作为烟道,此燃料通路关闭,燃烧产物在引风机的作用下经燃烧通道到蓄热体,使蓄热体蓄下热量后,经烟道由烟囱低温排出。通过蓄热体,使出炉烟气的余热得到回收利用。
应用情况:技术已在多家钢铁企业应用。蓄热式烧嘴的烟气排出温度可降到150-200℃或更低,空气可预热到1000℃以上,热回收率达85%以上,温度效率达90%以上。
37 加热炉无焰富氧燃烧技术
技术简介:主要向燃烧器分别喷入高速的燃料和氧气,可有效克服传统助燃空气富氧燃烧技术带来的因理论燃烧温度较高造成的炉内温度不均匀及热力型NOx易产生等问题。
应用情况:技术目前在马钢等钢企应用。加热产能提高10%以上、燃耗下降10%以上,烧损下降10%以上,加热温度均匀性明显改善,烟气NOx达标排放。
38 轧钢加热炉高效换热器技术
技术简介:针对加热炉传统插件换热器热效率低、空气预热温度不高的问题,采用内翅片+外翅片的高效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增加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强化换热,从而提高换热器的综合传热系数,达到提高换热器的热效率、降低加热炉燃料消耗的目的。该技术不改变原有烟道尺寸,无需增加或更换风机等设备。
应用情况:技术已在宝钢、鞍钢等钢企多座加热炉上应用。提高换热器热效率6.41%、空气预热温度100℃,降低加热炉燃料消耗5%。
🔍点击封面了解更多
新一代全连续热连轧带钢质量智能精准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