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水害威胁下“煤-水”双资源型矿井开采模式与工程应用
ISBN:978-7-5024-8044-8
作者:申建军 武强
出版时间:2019年4月1日
图书定价:36元
推荐语
本书基于我国煤-水资源分布特征及矿区排-供、生态环保矛盾,分析了煤层覆岩采动破坏特征与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提出了“煤-水”双资源型矿井开采模式的概念与内涵和根据矿井主采煤层的具体充水水文地质条件优化开采方法和参数工艺、多位一体优化结合、井下洁污水分流分排、人工干预水文地质条件、充填开采等“煤-水”双资源型矿井开采的技术与方法,并将这些开采技术、防治方法和工程措施升华到具有理论性指导作用的模式和配套技术,以适应顶板水害威胁下“煤-水”双资源型矿井开采的要求。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安全采煤、水资源供给、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冲突问题,以兴源矿和锦界矿为工程背景进行了研究。共分为7章:第1章介绍了本书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章分析了我国煤-水资源分布特征与矿区排-供-生态环保矛盾;第3章分析了煤层覆岩采动破坏特征与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预计;第4章建立了顶板水害威胁下“煤-水”双资源型矿井开采模式;第5章以兴源矿为例,研究了松散孔隙含水层下开采模式工程应用;第6章以锦界矿为例,研究了基岩裂隙+松散孔隙含水层下开采模式工程应用; 第7章为本专题的结论与展望。
目录
1 概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书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我国煤水资源分布特征与矿区排供生态环保矛盾
2.1 我国煤-水资源分布特征
2.1 4煤-水共生共存特征
2.2 我国煤矿区排水、供水、生态环保三者之间矛盾
2.3 本章小结
3 煤层覆岩采动破坏特征与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预计
3.1 煤层覆岩采动破坏特征
3.2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主控影响因素
3.3 长壁工作面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预计方法
3.4 上覆水体采动等级及允许采动程度
3.5 本章小结
4 顶板水害威胁下“煤水”双资源型矿井开采模式
4.1 “煤-水”双资源型矿井开采概念与内涵
4.2 “煤-水”双资源型矿井开采主要技术与方法
4.3 顶板水害威胁下“煤-水”双资源型矿井开采模式构建
4.4 本章小结
5 松散孔隙含水层下开采模式工程应用——以兴源矿为例
5.1 矿井自然地理与地质概况
5.2 薄基岩区第四系松散层底部含水层沉积与水文地质特征
5.3 基于可拓物元理论的含水层富水性等级划分与分区
5.4 煤层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与水体允许采动破坏程度
5.5 松散孔隙含水层下“煤-水”双资源型矿井开采模式分析
5.6 “天然水文地质条件+短壁机械化开采”模式基础理论研究
5.7 本章小结
6 基岩裂隙+松散孔隙含水层下开采模式工程应用——以锦界矿为例
6.1 矿井自然地理与地质概况
6.2 煤层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及水体允许采动破坏程度
6.3 煤层与含水层赋存关系及隔水层控水控砂能力
6.4 基岩裂隙+松散孔隙含水层下“煤-水”双资源型矿井开采模式分析
6.5 基于FLAC3D的不同采煤方法煤层覆岩破坏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 图书详情
-
用途分类专著
-
专业分类地质矿业
联系我们
电话:010-6401 5784
邮箱:service@mip1953.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嵩祝院北巷39号
网址: www.mip1953.com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国家新闻出版署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科学技术部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 冶金网
Link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冶金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www.mip1953.com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329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62号 |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京)字第1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