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钢轨铸华章,“一带一路”新画卷

 

2024年12月,中老铁路迎来了其开通运营3周年的璀璨时刻。三载光阴或许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抹轻澜,但对于中老铁路而言,这3年却见证了无数次的列车飞驰,也见证了中老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和共同繁荣。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这条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万象的铁路线,不仅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成果,更是中老两国友谊与合作的象征。“黄金线路”,活力四溢,跨境运输再创新高。

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极大地促进了区域内的互联互通。3年来,这条铁路线不仅实现了与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的有效衔接,还成功辐射至老挝、泰国、越南等19个国家和地区。海关数据显示,跨境货物列车开行总量已超15000列,运输跨境货运量超1060万吨,货值超440亿元。3年来,单日旅客发送量由最初的2万余人次增至最高10万人次,出入境人员来源地也从最初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增长到100个国家和地区。这些数字背后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区域活力的提升。

“中老铁路”的建设是“一带一路”发展的重要标识,更代表着钢铁产业的蒸蒸日上:

中老铁路全长1035公里,全线采用中国标准建设钢轨总需求量近18万吨,其中,全线道岔轨和国内段钢轨共计12万余吨。

雅万高铁连接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和万隆,最高运营时速350公里,是东南亚首条高速铁路、“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工程和印尼国家战略项目,也是中国高铁全系统、全要素、全生产链走出国门的“第一单”,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由开通初期的14列增至高峰期的52列,累计发送旅客近500万人。雅万高铁的建设与开通,优化了沿线地理及社会环境,增加了当地就业机会,助力了印尼民众加速奔向美好生活,成为了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金字招牌”。

鞍钢攀钢能成为雅万高铁唯一钢轨供货商,凭的是过硬的实力和资历。在我国已投运的高铁线路中,40%以上的钢轨产自鞍钢集团攀钢,我国出口的钢轨70%来自鞍钢集团攀钢。我国第一支时速200公里的高速道岔轨诞生在攀钢,第一支时速350公里高速专用百米钢轨也诞生在攀钢。

此外,在非洲的广袤大地上,铁路也在建设“一带一路”中持续发挥作用。中国海外建设者们培养当地人才,促进文化交流,目前已在非洲各国累计参与新建和改造铁路超过1万公里,肯尼亚蒙内铁路等一批项目助力非洲初步形成铁路骨干网。《中国—非洲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报告》2024版蓝皮书显示,截至目前,52个非洲国家以及非洲联盟与中国签订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非洲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方向之一。

河钢邯钢的高品质钢轨批量供货蒙古国家铁路塔望陶乐盖至嘎舒苏海图铁路、泰国国家铁路、印度尼西亚铁路局重点项目、南非国铁铁路重点改造项目、尼日利亚城际铁路、巴西里约热内卢铁路项目、墨西哥铁路改造项目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产品美誉度得到一致好评。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征程中,钢铁人与各国携手共进,砥砺前行,就一定能够绘就出全球共同发展更加壮丽的画卷,实现行稳致远的目标,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资料来源:中国网、新华网

推荐书目:《铁路轨道用钢——创新与实践》

 

本书主要介绍了作者科研团队30多年来在铁路轨道用钢方面的创新与实践成果,及各类商业铁路轨道用钢的现状和进展。全书共分为6篇32章,是铁路轨道用钢领域的重要专著,对从事铁路轨道钢研究和生产的科研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推动我国轨道用钢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创建时间:2024-12-30
浏览量:0
<返回
进入页    行业知识Live    大国钢轨铸华章,“一带一路”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