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锗的奥秘:发现、利用与二次富集技术

“锗”的发现

 

在1872年,俄国著名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在研究元素周期表时,预言了一个“类硅”的元素应该存在于硅(Si)和锡(Sn)元素之间。随后,在1865年,德国化学家文克勒(Winkler)在分析硫银锗矿时发现了锗,他通过硫化锗与氢共热的方法,成功制出了锗,从而正式确定了锗元素的存在。为了纪念文克勒,并从德国的拉丁名germania中得到启发,锗(Germanium)得以命名,其元素符号为Ge,原子序数32,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第IVA族。

锗长期以来未能实现工业规模开采,并非因为其在地壳中的含量稀少,而是因为它是地壳中最分散的元素之一。因此,锗被称为稀散金属,其外形如图1所示。

图1 金属锗外形图

 

能“锗”多劳——锗的用途

 

锗在半导体方面的应用

锗最早在电子工业中的应用是制造生产二极管和晶体管等半导体,这些半导体器件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单晶锗。1947年,贝尔实验室成功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晶体管”,这一突破性的发明采用了锗材料。锗的这一现象的发现,标志着现代半导体产业的诞生。自1947年起,锗在半导体原件制造业中迅速占据了主要地位,为电子工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锗在光纤方面的应用

锗在光纤方面的应用主要是用于生产掺锗(GeCl4)的光导纤维,起到光纤掺杂和光电转化的作用。随着光纤到户(FTTP)和4G网络的广泛普及,光纤光缆行业对锗的需求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目前,锗在光纤通信方面的消费量已经达到了以吨为单位的显著水平,而在不远的将来,光纤通信领域预计将成为锗应用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

图2 掺锗光纤外形图

锗在红外光学方面的应用

锗作为一种红外光学材料,因其红外折射率高、红外透过波段范围宽、吸收系数小、色散率低以及易加工等优点,在红外光学应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在军事领域,锗的应用尤为突出,主要采用的是红外热成像技术。这种材料特别适用于军工及重大民用中的热成像仪、红外雷达以及其他红外光学装置的窗口、透镜、棱镜和滤光片等部件。

 

锗尘中锗的二次富集技术

 

由于锗资源的稀缺性和分布的广泛性,以及锗尘中锗品位低的问题,锗尘中锗的二次富集及提取技术成为实现锗资源高效利用的关键。目前,高温火法二次富集和湿法提取是两种主要的富集技术。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开发更加高效、环保的锗富集和提取技术将是研究的重点。

锗高温火法二次富集

采用高温火法进行二次富集,通过控制气氛、温度等条件,使锗再次还原并富集到更高品位的锗富集物中。实验表明,锗的火法富集最佳工艺参数为:配碳量3%,锗尘碱度为1.0,在1600℃高温下,处理时间为1h。

锗的湿法提取

湿法提取主要利用盐酸与锗尘中锗化物反应生成GeCl4,GeCl4沸点仅为83.1℃,而锗尘中其他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物沸点都高于此温度,通过控制蒸馏温度把GeCl4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达到锗尘中锗湿法提取的目的。
 
 

本书内容特色:

 

1. 探明了内蒙古胜利煤田含锗褐煤燃烧后除尘灰中锗的存在方式。

2. 探明了高温处理时GeO2与氧化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对锗湿法提取的影响。

3. 开发了锗尘的造球技术,锗球强度可达7.9kN。

4. 开发了锗尘中锗的二次火法富集技术。锗的火法二次富集最佳条件为碱度为1.0,含C量为3%,温度为1600℃保温时间1h。富集物中锗含量为16.65%,酸溶锗回收率为89.55%。富集产物中锗主要以Ca2Ge7O16、Ca2GeO4等形式存在。

5. 开发了锗尘的微波浸出蒸馏技术,液固比低,回收率高,为锗尘的后续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6. 专著成果对锗的清洁提取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供稿|张楠

 

 

创建时间:2024-07-08
浏览量:0
<返回
进入页    行业知识Live    探索锗的奥秘:发现、利用与二次富集技术